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特朗普施压未改决策走向
【新华社华盛顿7月30日电】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近日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至4.5%之间,为连续第五次维持现行利率区间不变。尽管总统特朗普公开施压、要求下调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决策委员会最终以9票赞成、2票反对的结果作出此项决定。
此次投票结果亦呈现罕见分歧,为过去三十年来首次有两位美联储理事对决策表示异议。持不同意见的分别为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与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其中沃勒被部分媒体视为现任主席鲍威尔任期结束后的潜在继任人选,其任期将于2026年5月届满。
经济与通胀形势仍存不确定性
美联储在声明中指出,2025年上半年美国经济表现呈现「温和增长」,但通胀风险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服务业与能源价格层面,尚未完全回落至2%的中期目标水平。基于对通胀压力的审慎评估,决策层认为当前尚不具备大幅调降利率的条件,强调需维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以巩固宏观经济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2年起美联储采取连续加息以应对高通胀,现已接近紧缩周期尾声,市场普遍预期未来可能进入观望与调整阶段。然而,官方语调仍趋于谨慎,并未释放明确转向信号。
行政与货币部门矛盾再现 特朗普言辞激烈
特朗普自任期以来,长期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持批评态度,认为其升息节奏拖慢经济复甦。近期更公开将其称为“慢郎中”(Mr. Lento),批评其决策过于保守,无法及时响应经济放缓。他于本周三再次表态,敦促美联储「应在9月之前」落实降息,认为当前经济环境已足以支持更宽松的货币政策。
此举再次引发市场对行政部门干预独立货币机构的忧虑。根据美国现行制度设计,美联储作为独立中央银行,应在脱离政治干预情况下制定利率政策,以维护金融稳定与通胀控制。
专家观点:政策博弈或加剧市场波动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美国面临经济增速放缓与核心通胀韧性并存的复杂局面,货币政策势必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若行政部门对美联储施加持续压力,或将引发市场对政策透明度与前瞻指引的信心动摇,进一步影响资本流动与消费预期。
未来数月,美联储是否调整政策路径,将取决于通胀趋势变化、就业数据表现及国际金融环境变动。各方仍需密切观察其后续表态与数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