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护着世界上最深的蓝洞:海底的科学宝藏

5 Min Read

中国保护着世界上最深的蓝洞:海底的科学宝藏

位于中国南部海岸线,海南省的一个小岛市——涵安市,有着一处对科学极具价值的自然奇观:位于三沙环礁的永乐环礁内的海底蓝洞。这个海底洞穴,当地渔民称之为“龙洞”或“中国南海之眼”,因其创纪录的深度达到300.89米而引起国际关注,被认为是地球上已知最深的蓝洞。

这种极为罕见的地质形态备受科学研究关注。在三沙永乐蓝洞的情况下,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深度,还在于其独特的生态和地球化学特性。中国的研究团队进行了多次探测,绘制了其地形、水质和水下环境。获得的数据显示,海底是由沙底和岩石组成,周围生物多样性丰富。

这个蓝洞最令人惊叹的特点之一是其没有氧气和光线的无氧无光区,富含硫化氢和甲烷,对大多数已知生物来说是一种恶劣环境。然而,在这极端环境中却生活着高度耐受的生物,这造成了一种生物学上的悖论,也成为古生物学、海洋地球化学和气候变化研究中极具魅力的领域。

“我们的任务是保护蓝洞以及周围的珊瑚礁和珊瑚。我们还负责日常监测设备的维护。”当地官员解释道。

为了确保其保护,三沙市制定了全面的保护策略,包括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划界和专门立法。2023年12月,金岛上设立了一个保护站,协调对海底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持续监测。

蓝洞环境的稳定性目前得益于这些保护政策,无论是地形还是水质。科学家们希望这个地方能继续揭示古老地质过程、极端环境下海洋生物的进化,以及全球海洋气候动态。

这个神秘的海底深渊不仅是生态宝石,也是全球科学的宝贵自然实验室。

CGTN西班牙语报道。

Share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