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达成历史性5%军费协议 但执行弹性恐削弱实际效力”

4 Min Read

在经历数月的施压之后,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终于促成北约各国领袖于海牙就“历史性军费提案”达成共识 —— 将军费开支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

但问题来了:这5%具体意味着什么?

根据提案,其中3.5%将专注于传统“硬实力”国防预算:坦克、战机、无人机、士兵以及大量新增的火炮弹药。

而剩下的1.5%,则属于北约定义中的“防务与安全相关投资”。

这部分涵盖内容广泛,包括支持军事行动的民用与技术基础设施,例如:

桥梁

公路

港口

网络安全

能源输送管线的保护

不过,有专家机构如德国的贝塔斯曼基金会提醒:这部分预算内容较为模糊,各国可能“各自解读、自由发挥”。

正所谓:“有法就有对策”。

一封北约本周日寄给西班牙政府首脑的信函显示:所谓“5%军费门槛”可能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以西班牙为例,该国将拥有足够弹性,规划自身达成北约军力目标的路径。其他成员国预料也将采取类似做法。

在北约内部,所谓“统一标准”或许仍将因地制宜、各自表述——而“团结背后”的实际投入与执行力,仍有待检验。

 

Share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