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12日起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製品加徵25%關稅,此舉引發全球多國強烈反彈與批評,甚至連盟友國家也相繼出手反制,美國「關稅大棒」政策正引發一場國際貿易風暴。
歐盟立即宣布對價值26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加徵反制關稅,涵蓋牛肉、家禽、威士忌及摩托車等產品,預計自四月起正式生效。美方則威脅將對歐洲酒類商品課徵高達200%的懲罰性關稅。對此,法國總理與歐盟官員齊聲表示,歐洲不會屈服於美國威脅,將堅決捍衛自身利益。
不僅如此,加拿大已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並宣布對298億加元的美國商品課徵25%關稅。英國與澳洲也對美國的單邊行徑表達失望,呼籲採取本地消費行動以示抗議。
抵制美國商品的浪潮也迅速蔓延。加拿大多省酒類商店下架美國酒品;德國、丹麥等地的民眾自發抵制美貨,甚至開發應用程式幫助消費者辨識商品產地。特斯拉在德國的銷量出現大幅下滑,反映了消費者情緒對美國企業造成實質衝擊。
此外,分析指出,美國此舉不僅傷及全球供應鏈,也正在反噬自身經濟。美股與美元近期同步走弱,標普500指數跌幅超過10%。專家警告,這種保護主義看似短期護產業,實則將削弱美國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與資產信譽。
面對全球反彈,美國「關稅自傷」政策究竟將走向何方?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