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通过首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标志着国家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公平竞争方面迈出历史性一步。
这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法》,共有九章七十八条,将于今年5月20日正式施行。其核心目标,是确保国有与非国有经济主体在市场准入、资源获取与政策扶持上享有平等权利,进一步巩固“平等待遇、公平竞争、依法保护”的基本原则。
根据法案,除列入市场负面清单外,所有经济组织,包括私营企业,都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平等参与市场活动。此外,法律还要求政府部门持续清理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合理限制,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性条款,确保民企能公平参与公共资源交易与工程建设。
法案亦重视创新与科技发展,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国家级科研平台,并加强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多项条款明确要求政府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激发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
新法的出台,被视为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这不仅有助于提振民间投资信心,也为中国经济注入稳定、持久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