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在全球不稳定背景下加强经济联系

9 Min Read

中欧在全球不稳定背景下加强经济联系

北京 –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关税措施带来的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和欧盟正准备召开一次关键峰会,旨在加强它们之间的经济合作。这次峰会计划于7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将汇聚高级领导人共同制定因应当前国际贸易挑战的合作路线图。

在本期《Así es Asia》节目中,西班牙经济学家、前工业、旅游和贸易部长米格尔·塞巴斯蒂安解释了自1975年中欧建交以来中欧关系的演变。当时,欧盟只有九个成员国,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26%,而中国是一个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仅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6%。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逆转:在过去五十年里,中国经济规模超过了欧盟,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80多倍。

目前,中国和欧盟占全球贸易的29.6%。仅在2024年,双边货物和服务贸易达到了8000亿美元,尽管欧洲出口占绝大部分:中国出口6020亿美元,欧洲进口则为2470亿美元。

塞巴斯蒂安教授将这种失衡归因于两个主要因素:首先,中国自90年代以来在生产成本上的竞争力,其次,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

他解释道:“重要的不是减少双边贸易,而是增加欧洲出口并向其他国家多元化。”他还强调了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作为中国和欧盟共同合作领域的重要作用。

泰国收紧大麻政策:仅限医疗处方使用

在本节目的另一个重要话题中,《Así es Asia》讨论了泰国在大麻政策方面的政治和法律转变。在成为东南亚第一个合法化大麻的国家两年后,泰国政府已禁止其娱乐性使用。自6月24日起,大麻只能凭医疗处方购买。

这一举措引发了在一个拥有超过18000家已获批许可的企业并预计到2025年价值逾10亿美元的行业中,许多投资者、小企业主和用户对法律倒退的经济影响感到担忧。当地商人质疑道:“这是疯狂的。他们怎么能收回这么多开店呢?”

这一变化发生在政治内部紧张和社会压力之中,并使成千上万从业者和行业发起人陷入困境。

吉尔吉斯斯坦:用稻壳建造生态住房

法国24报道了中亚吉尔吉斯斯坦一个创新项目,该项目在该国巴特肯地区推广使用稻壳作为建筑材料。在巴特肯地区,年轻创业者正在将农业废料转变为生态砖,该砖由60%的稻壳、黏土、水泥和无毒胶粘剂组成。

这种材料不仅价格合理且易于获取 – 因为巴特肯产出该国三分之一的稻谷 – 而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是传统水泥的可持续替代品。这种方法已引起国际关注,因其在一个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影响的国家中带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好处。

Share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