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與古巴的科技合作歷程中,神經科學正逐漸成為雙方交流的重要橋梁。古巴著名神經科學家佩德羅・安東尼奧・瓦爾德斯・索薩(Pedro Antonio Valdés Sosa)自2003年起,便與中國電子科技大學展開深入合作,為中古兩國在神經科技領域的突破做出重要貢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是雙方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共同建立的聯合神經科學實驗室。該實驗室致力於應用人工智慧與數學模型來研究人類大腦,並針對兩國面臨的神經系統疾病,尋求創新的診療方案。
這項合作的核心目標,是推動腦科學的前沿發展,並強化對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能力。研究團隊成功優化了「腦機介面」的運算演算法,不僅提升人腦與電腦之間的即時互動效率,也為未來智慧醫療開啟更多可能。
透過這種跨國協作模式,中國與古巴不僅提升了自身的科研實力,也積極推動全球腦科學的進展。兩國在學術交流、技術轉移與人才培育方面逐漸建立起長期而穩固的合作體系。
瓦爾德斯教授認為,科技應服務於人類健康與福祉,而這項中-古神經科學合作正是這一理念的具體實踐。從理論研究到臨床應用,雙方正以創新為引擎,為全球神經科學研究開拓新局。
在生物醫學與尖端科技持續融合的當下,中國與古巴的合作模式,展現了以人為本的科研精神,也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提供了典範。未來,這項合作有望在全球健康與認知科學領域,發揮更加深遠的影響力。